您所在的位置 : 烟大船票网 > 天津船票 > 天津信息 > 正文
天津的亲水文化
作者:lj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5

天津的亲水文化

文化是人类情感的表现与应用,情感又是环境派生的主客观双重作用产生的心理状态。日本著名学者、日本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梅棹忠夫上世纪50年代在《文明的生态史观》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活动与生态变化互动的历史。生物的生命信息全部来自环境信息,是环境信息的积淀、显化和映射。因此,人们最本质的身体素质、精神气质和行为特征的差异都来自最原始的自然地理差异。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先天条件,并影响着他们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社会文化在个人精神世界里会形成不同的感情、信念、希望,所以才会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

 

    ◆尹树鹏


  引子:生态崩溃了,文化景观和心理景观也就没了,文化便会随之消亡,文化消亡正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亲水地名源于生存环境


  地名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部分。人类认知生存环境的第一表现往往是对属地的表述,因此很多地名都带有地域特征,如:蘇(繁体)州的蘇就由艹、鱼、禾组成,天津的“津”也有渡口的含义。“沽”最常见于天津的地名,弄清沽的含义和内容就找出了天津文化的源头。


  古老的扇形海河水系,冲刷出了一块海河平原,它的地理组成特别简单,仅有平地和水面。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低平的地势使流水不畅,让大小河道都呈现出羊肠般的弯曲。海河平原上,还镶嵌着众多大小的淀洼和蜿蜒的河道,它们连成一个能自然贮水、泄水的水文环境。


  沽被认为是河道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有开口的环水高地,不论枯水期和丰水期都可住人。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发现这些年代久远的水边沽地非常适合生存和居住,于是欣然前往。这就是天津先民逐水而居,以利运输取水、捕鱼行舟,同时近水而不被水淹,居而择高的大智慧。各种文献和古地图皆表明天津先民的古聚落基本都沿河分布。


  天津的沽十分多,于是就有了“72沽”之说。我们试想,每当登临鼓楼的高处,看到大小河湾处错落有序的村落里冒出了清晨的袅袅炊烟、大小舟楫的片帆在水面往返浮动,正是天津鼓楼上“七十二沽往来帆影,一百八杵早晚钟声”一副楹联的真实写照。


  几个曾经著名的大型沽更是天津的地理标记。大直沽在元代已成为天津最初的城市管理基地。小直沽最初的名字是直沽寨,为金代的军事要地。当时这一带水势很大,是3条干流汇集之处,又称三岔河口,现在的金家窑一带就是其遗存。


  有趣的是这些沽从未有过水患,又都是各个周边区城发展的起点。大直沽是天津现河西、河东地区发展的起点,小直沽和东沽(现窑洼地区)是现河北区发展的起点,而西沽则是现红桥区一带发展的起点。这些地方都是最早形成人口聚集的村落,最早建庙最先形成社会和文化繁荣的风水宝地。


  沽上优美景观催生了早期亲水风格的风物诗篇。如清代诗人对西沽之美写到:“一路通春水,春风漾绿波。过桥人影乱,夹岸橹声多。客子匆匆去,渔家缓缓歌。垆头新酒熟,未暇醉颜酡。”这类诗篇非常多,直接表达了天津先民观水、用水、治水、敬水的亲水情感。


  地理位置影响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区繁荣发达的基础和最明显的标记。天津的饮食文化尤为发达,以致有了住在北京,吃在天津的说法。


  渤海湾弯曲的海岸线上有海河等大小河口,这种咸淡水混合处的饵料及有机物非常丰富,是大小黄鱼、多种河豚洄游聚集地,也是对虾、棱子蟹、中华绒螯蟹和贝类最理想的交尾、产卵、越冬的场所。而密如蛛网的淡水河道和众多淀洼水面是淡水鱼蟹幼体成长和育肥的好场所。此外,便利的水路运输为杂粮、蛋品、肉类的输入提供了条件。


  天津人习惯抓住时机大饱口福,最有代表性的是吃海鲜。据《天津卫志》记载:“津门蟹,肥美甲天下……”每年农历三月半,人们开始大吃海蟹。这时的海蟹满籽满黄,此时蟹壳背面边缘和大螯的背面呈紫色,而腹背结合处能透出体内的蟹籽也呈微紫色。天津人都称其为紫蟹。足见此时的海蟹是何等的肥美和鲜亮好看。蒸熟后食之,蟹肉的鲜美中还略带甜头。于是,大量的诗文对此时的海鲜进行了描述。“巨罗网得正春三,煮好腾香酒半酣。巨细况盈三十种,已教鱼味胜江南。”“津门三月便持螯,海蟹登盘兴尽豪。转瞬又看秋稻熟,重阳时节好题糕。”此时,各大饭庄的时令海鲜异常火爆,馋得人天天客满。天津人吃蟹到了极致的程度,专门将雌蟹腹中大块的蟹籽取出,再和以精猪肉和嫩韭菜做出上乘的饺子和包子,其味美可想而之,也说明了大海蟹是如何的便宜。秋天是河蟹最肥美的季节,中秋节前后为最。此时吃河蟹又是天津人一道食趣风景线。为吃河蟹,天津大户人家专门备有精致的小锤、小铲、小刀、小叉、小挠……杨柳青年画还专门出版了“美女吃螃蟹”的木刻年画。


  农村较为贫苦的人家吃不起蟹,便用小网在河叉芦荡中捕些鲫鱼、鲢子、麦穗等小杂鱼。回家后去掉鳞鳃,用点儿油煎煎,放上酱油、醋等佐料在大铁锅中一炖,炖时多放些汤汁,或者煨上点萝卜丝和白菜丝,四周再贴一圈玉米饼子,用柴禾火慢慢炖,到时饼子熟了,鱼也熟了,又省时又可口。这就是不富有家庭的饭食,但现在看来,这种吃法营养全面,合乎科学。就是这些河、海里的鱼虾蟹让天津人吃的好,吃的便宜,不缺钙不缺碘,胖子多。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天津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迅速剧增,使天津饭菜必须满足多种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并受到竞争的选择与淘汰,餐饮娱乐业开始迅速繁荣起来。因此,天津饮食不仅种类多、口味全而且档次不一。大饭庄承载着天津市的上中层饮食文化,小饭铺、杂碎铺、蒸食店、小吃店承载着市井饮食文化。这些都与天津物产极大丰富,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有关。


  水陆开放型城市铸就津派艺术风格


  天津本不是河口城市,但有海河通海使天津成为水陆全方位开放型城市,再加现代百余年各种文化交融,使得天津的文化有了多元、包容的特性。


  天津为各种艺术风格的汇集、发展、成熟提供了一个大平台。譬如,天津是曲艺、评剧等平民艺术的大本营。多种鼓曲大都由民间艺人结合民间传说在农闲消遣时创造,而后由西河(子牙河)沿水路入津后得以提高、成熟而成固定曲种。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以及更为豪爽的京东大鼓。至于评剧由蹦蹦戏发展成社会热爱的一个剧种更是在天津完成。河北梆子在天津得名,京剧也必须先在天津唱红才行。特别是许多特色鲜明的外省外市的异乡曲种也能在天津提升和火爆。如河南坠子、山东快书、越剧、黄梅戏都在天津有固定的观众群体。这都和天津水陆交通便利、信息流丰富畅通有关,也和天津环境提供的易于生存的社会空间直接相关。


  易于生存是一个城市承载能力最具体的表现。这样的城市性格必然易于吸纳周边事物汇集,成为各种艺术类型、风格发展的大平台和繁荣的土壤。天津也因此成为曲艺之乡、评剧基地、京剧的竞技场。很多艺术种类融入了天津特色。比如:雅俗皆顾、乐观善良、幽默爽快、简单明快等极符合天津人性格的一种境界和风度。最明显的是音质音色有独特的天津韵味。天津的气候多水而不湿热,水域空间远疏于江南,故比软昵的吴音响亮;文化积淀厚于关外,故比东北风格的浅俗更显细致深刻;生态环境良好,故比西北干旱地区那苍凉顽强的艺术风格更加丰满润美。


  这种天津味的艺术特征也直接对应了天津人乐观、乐善好施、务实、安土重迁的性格和境界。这也是天津文化的基础境界。


  天津的水文地理环境和四季分明的气候造就的景观为文人提供了闲静和谐的美学境界。但天津水文环境比江南疏朗,尤其是秋天的秋水更具凉、美、静、闲的特点。所以天津诗文表现出的优美,一定程度上能安抚人们的心灵。


  我们曾经粗略统计过天津的诗文,无论是咏物还是抒情,几乎无不将沽上的静水写入。即便是潮水也都写出其柔顺。诗人青睐天津的秋水,因为水天一色能让人仰望天际扩大思维空间,能让人享受一种空旷的静美。特别体现出一种没有紧张的闲。所以,天津诗文的总体境界是“闲静”。


  我们不妨举出几首古代诗文供人们欣赏,清代诗人沈峻针对小关一带写道:“数株烟柳受风多,半亩方塘绕芰荷。何处临流吹短笛,锦衣桥畔挂鱼蓑。”清代诗人梅成栋针对西沽写道:“晚景多幽趣。夕阳古渡前。荒村依水尽,老木得秋先。青幔桥边肆,红灯柳下船。钟声在何处,敲动隔溪烟。”又对紫竹林写道:“高柳绿围村,村烟抱水痕。板桥通古寺,花圃背衡门。露棘虽填井,霜菘尚满园。吾乡已泽国,到此似桃源。”


  天津的美在水。其水文环境为中国少有,因位于北方,原始风貌整体粗旷,但每个局部都是很别致的水边绿洲,使人们的精神映射出水乡田园的境界。天津的文化是北国的水乡文化,故水丰水美的时期文化就凸现繁荣,反之则平平。


  如今,天津由多水变为缺水,地域文化中少了生态的支撑,很是遗憾。我们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应该有意识地为人们保留一些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让天津的生态之美永存。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心理家园,有位先哲说过,生态崩溃了,文化景观和心理景观也就没了,文化便会随之消亡,文化消亡正是人类最大的悲剧。

天津的亲水文化

责任编辑:烟大船票网
推荐资讯
热点资讯
Copyright Reserved 2005-2008 天津船票网(http://tianjin.0535-0411.com)烟大船票网版权所有| 辽ICP备08007219号
大连到天津船票预定热线:0411-39622988(多线总机) 传真:0411-39858800-0288 售票窗口1:大连火车站东侧出口桥下;售票窗口2:大连湾新港客运站
天津船票,天津港客运站航班时刻表大连到天津船票查询,天津到大连的船票,天津船票价格——打造天津最好,最准确的天津船票预订网站
————中国天津船票网